加 入 收 藏   设 为 首 页   联 系 我 们    

首页  |  犹太信息  |  犹太历史 犹太名人犹太商业 犹太教  | 犹太评论
圣经  |  犹太智慧  |  犹太科技 犹太影视 中东问题 以色列  | 犹太论坛

   犹太人的历史     
犹太人的历史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0476    责任编辑:admin ]

 

       犹太人经常被称作“《圣经》的子民”,因为没有《圣经》就没有犹太人的历史。
  根据《圣经》里《创世记》的故事,上帝最初创造了亚当和夏娃这对夫妇。当然,这是神话中的人物,但它给后世的人们留下了几个基本的命题,比如上帝与人、人与其它被造物、“恶”与人的心理等等。这里面包含了很多应该认真考察的问题。  亚当第十代以后,出现了“挪亚洪水”,也就有了著名的挪亚方舟的故事。上帝为了将世间的罪恶和不公正铲除,就在大地上发起洪水。被“恶”毒害的人全都灭亡了,只有挪亚和他的家人还有方舟里收养的小动物生存了下来。洪水消退以后,他们就成了现代人类的祖先。次子含就是现在埃及和美洲大陆民族的祖先,幼子雅弗就是希腊和欧洲人的祖先。这样看来,《圣经》的记录还是有一定的历史根据的。
  挪亚第十代以后,出现了一个叫亚伯拉罕的人,他有很虔诚的信仰。他就是现在犹太人的直系祖先。他被称作“彷徨的人”,听从上帝的命令在各地流浪,最后在和上帝约定好的“迦南”(现在的巴勒斯坦)定居。他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奴婢夏甲生的孩子,叫以实玛利,最后成了阿拉伯人的祖先,另一个是正房生的孩子,叫以撒,他继承了亚伯拉罕家族。
  以撒有两个孩子,长子叫以扫,次子叫雅各。雅各用计从长子那里夺权,结果亡命哈兰国。亚伯拉罕实际上也是生于哈兰国,那里的遗迹今天在叙利亚国境旁边还可以看到。雅各在二十年后重返故乡,和兄弟和解,终于落根迦南。但是到了晚年,因为饥荒,他的安乐梦结束了。 他向时任埃及国务大臣的儿子约瑟夫求助,最后雅各在自己十二个儿子的照顾之下度过了余生。雅各(别名以色列)的十二个儿子和他们领导的民族最后在埃及定居了下来。
  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到底是不是真实的族长还有待考证,但类似的名字在公元前2000年到1600年的古文字书中(出土于小亚细亚)可以看到。犹太人遥远的祖先很可能和的当时十分活跃的阿摩利和贺库所斯族有血缘关系。贺库所斯从小亚细亚入侵到埃及,并在公元前1720年到1550年拥有了自己的王朝。《诗篇》记录了约瑟夫和他的血缘家族在埃及的盛世景象。但是,随着埃及第十八王朝的复兴,贺库所斯家族被流放,尝到了王朝更替的苦酒。这样,希伯来人一下成为了国家的奴隶。
  最近的历史研究表明,被称作“希伯来”的群体实际上和那些特殊的、没有国籍的阶层有很深的关系。无论怎样,《圣经》认为犹太人的祖先是流浪的亚伯拉罕,就也是对犹太人起源最有深远意义的表述。
  顺便说一下,犹太人可不愿意自称“希伯来人”,而是将自己称为“希伯来的后裔”、“雅各的子孙”或是“以色列的臣民”。 希伯来人当时是国家的奴隶,被当作牲口来对待,每天被迫从事土木作业。他们受尽奴役之苦,每天祈求上帝的帮助。这些苦难也锻造出了一个领导民族解放的英雄,这就是摩西。根据历史推断,他是在公元前1280年左右领导以色列民众从埃及逃离的。当时领导埃及的是有名的拉美西斯二世(公元前1290到公元前1214年)。
  出埃及后,以色列人民在西乃山半岛上建立了居住地,强化了共同体内部的约束力,完
备了法制,慢慢地壮大了自己的实力。摩西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在西乃山顶接受上帝的“十戒”的。之后,摩西派人去迦南,考察了那里的情形,准备率领以色列人回到祖先的地方。
  到了公元前1250年,以色列人在摩西的继任者约书亚的指挥下开始征服迦南,并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平定了迦南全境。
  在最初的二百年,以色列是由十二个部落联合而成的。各个部落在政治方面享有充分的自由,只有在一些重大的事件上,才由各部落的代表聚在一起进行讨论。对于外敌的入侵,原则上是选出一个最有能力的战略家统率一支由各部落集结而成的军队进行作战。
  对迦南的平定,希腊非利士人比以色列人晚了一步。他们是在公元前1020年从爱琴海出发入侵迦南的地中海沿岸,并开始在沿海的平地上定居下来的。非利士族每到一个城市都封王。他们有最好的铁制兵器,在武力这点上,显然比犹太人更胜一筹。
  对了对抗非利士族,在公元前1020年左右,犹太人也开始导入王制。以色列的第一代国王是扫罗,他在和非利士族的决战中阵亡。在他以后出现的大卫王镇压了非利士族,终于使以色列有了实现国家安定的基础。所罗门是当时有名的国王,他统治下的王国版图辽阔,从幼发拉底河一直到现在叙利亚平原。
  但是,荣华没有持续多久。在所罗门死后,王国南北分裂。北方的十个部落形成独立的以色列王国,以便和南方的犹大国进行对抗。南北双方经常为了争夺霸权而同室操戈。繁荣本来是靠全体成员的协力才能实现的,但正因为有了同族间的战争,南北以色列民族的政治和军事实力都迅速衰弱。从那以后,外敌入侵就频繁起来。在公元前723年,北方王国被亚述军队消灭,公元前587年,南方王国也巴比伦王消灭。这样,南北王国的人口大半流离到巴比伦周边地区,被抓成为囚犯,最后成了撒玛利亚人。
  从扫罗王国到南北王国的灭亡的五百年间,以色列的政治史在内容上和其他民族在没有什么大的差异。社会制度通常是为了人民的生存而建的,在机能和问题应对上是具有普遍性和相通性的。但是,在宗教这块精神领域上,以色列创造了他们特有的遗产,那就是《圣经》(特别是它的预言)。
  预言不但是一种宗教文学,在民族危难之际,它还可以在上帝的立场上为民族和个人的存在方式指明方向。在政治性和社会性判断上,预言超越了通常意义上的宗教文学。在现实中,预言虽然与人们的常识有很大的冲突,但以阿摩司为首的先知还是层出不穷。这些先知们大声呼吁正义,表现出了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
  先知的记忆中有与上帝的对话,而他们会把这些对话告诉下一代。先知们能够深刻地洞察对话后面的意义,给人们以思想上的启发。《荷马史诗》就告诉了人们一些文化和审美方面问题的解答。对于先知来说,他们的任务就是传达上帝的意志,即使预言的东西不符合自己的意志。这就是摆在先知面前的事实,也是他们的苦衷。
  公元前538年,成为劳役的南王国人民被允许返回故土。但是,当他们回到家的时候,一切已经荒废殆尽。回来的民众开始自发地进行祖国再建。与此相反,北王国的人民再没有重建自己的国家。从这以后,以色列人就被称为“犹太人”,他们在南王国的传统下紧紧地团结在一起。
  以色列人再建祖国并不是要复辟王政。犹太人虽然被赋予了祖国再建的自由,但是仍处在波斯帝国的地方总督的管理之下,而他们的国家主权也没有得到承认。公元前332年,犹太人被纳到亚历山大管辖之下。在亚历山大死后,他们又转移到了埃及王朝的统治之下,最后又到了叙利亚的管辖之中。
  公元前164年,祭司家族出身的玛喀比率军打败了安条克的军队,让犹太人实现了独立自治。但是,这种景况只持续了一百年左右。公元前63年,南部的野心家希罗德用金钱买得罗马皇帝的欢心,被任命为巴勒斯坦王。
  自从成为巴比伦的囚虏以来,犹太人一直在异族的统治之下过着非人的生活。在那时,他们开始祈求上天能够赐予他们一位真正的英雄,带领他们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他们深信,这个英雄一定有古代大卫国王的血统。这就是犹太人特有的救世主思想的起源。
  这里我们应该注意的是,犹太人的祖国再建运动并不是由于他们需要政治归属感,而是他们的宗教归属意识让他们有了这种自觉的行为。成为捕囚以后,《圣经》才被编纂出来。为了简明易懂地向普通民众讲授《圣经》中的道理,拉比出现了。为进行布教和人们做礼拜,一座座犹太会堂也建了起来。
  捕囚历史之前,宗教是以耶路撒冷和撒玛利亚神殿为中心的,具有强烈的都市国家色彩。在捕囚历史之后,宗教开始为大众服务,这样就培养了大众的宗教意识。后世犹太教的教义、仪式和传统就是在这个时期定型的。犹太民族虽然在以后又经受了亡国的命运,但时至今日,历时两千多年,犹太人还是生存下来了。犹太人得以生存的秘密就是他们一直保持着将犹太教大众化的传统。
    希罗德死后,他统治过的疆域被他的儿子们分割。当时犹太人内部也有对立的党派,分别是追随希腊罗马势力,力求稳健的撒都该派、对民族主义怀有极大热情的奋锐党、主张合理性与宗教调和的法利赛派和从世俗的党派纷争中引退,专注于宗教的清净和冥想的艾赛尼派。其实,这种党派的对立在什么时代都会出现。虽然有党派对立民众,但当时犹太民众反罗马的运动十分高涨。
     起义军在公元66年曾一度击败过罗马军队,但在第二年春,罗马军队就夺回了该撒利亚全境和北巴勒斯坦。这时,犹太司令官向罗马军队投降。后来,这位司令官还写了一本很有名的书叫《犹太战记》。在公元70年8月,罗马大军攻陷耶路撒冷,至此,犹太人再次遭受了祖国灭亡的命运。从那以后到1948年5月以色列共和国成立的九百多年间,犹太人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耶路撒冷的陷落并没有让全部的犹太人离开巴勒斯坦。巴勒斯坦境内的大部分人还是犹太人,他们以宗教会议为中心处理共同体的问题。但是,由于公元132到135年的起义失败,犹太人的自治权力迅速衰弱,人口也逐渐减少,而后来阿拉伯人的大量涌入,更使犹太人沦为了少数民族。到了十一世纪的“十字军”时代,北部的伯利恒都没有几个犹太人村落了。
  公元1世纪到公元2世纪,犹太人恢复独立的愿望被罗马帝国粉碎。于是,他们的目光就转向了传统律法的研究和编纂之上。
  犹太人的生活受到《圣经》,特别是《摩西五经》的严格约束。对于《圣经》不能直接给予解答的问题,历代拉比就会按照《圣经》的精神进行处理和裁断。今日有名的律法集《密什那》就是在公元2世纪初由犹大亲王开始编纂的。
  如果是《密神那》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交由拉比们进行讨论。拉比们则会将一些判例、见解和言行记录在《密上帝那》上面,最后就形成了《塔木德经》。
  《塔木德经》分三世纪中叶在巴勒斯坦编纂的耶路撒冷版和六世纪改订、增补后的巴比伦版。两者都是以《密神那》作为基础,但前者富有想象和诗意,而后者的法规和对理论应用比较多。前者在现在只保存下一部分,这就是为什么巴勒斯坦的犹太经学院在五世纪以后就迅速衰败的原因。相对来说,后者还十分完整,所以巴比伦的犹太经学院从3世纪一直到11世纪前叶,历时八百多年还能作为犹太学研究的中心。在这个过程中,犹太人如果遇到宗教、社会和生活上的重要问题,他们就会向当时的经学院院长请教。
  今天,我们说起《塔木德经》的是时候,就是指巴比伦版。如果没有《塔木德经》的6部、63问、552章、4184小节,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犹太学。
  《塔木德经》是犹太律法、思想和传统的集大成之作,以后各个时代的判例和新思想都会汇入到这个“大海”之中。分散于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跨越距离、风俗和语言的差异,通过《塔木德经》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们一起从《塔木德经》中寻求解答,获得灵感,看到希望。确实,历代拉比们对《塔木德经》的研究程度决定了当时人们认识水平的高低。从贫民都喜欢研究《塔木德经》这一点来看,犹太人的教育程度是周围的异教徒们所不能比的。犹太人根据《塔木德经》训练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加强相互之间的归属感。
      我们在谈犹太人历史的时候,不能忘了基督教是从犹太教中派生出来的。公元30年代是一个犹太民族动荡的时期。那时,北伯利恒出身的耶稣因为民族主义运动被处死。当时有两个派别,一是亲罗马派,一是反罗马的民族主义派。
  根据基督教的圣典新约《圣经》,耶稣是因为冒犯神殿被处死的,而罗马军队司令亲自干预了这个判决。这可能是基督教看到罗马人中有很多皈依者,为了迎合他们,才采取了这样安全的描述吧。事实是,耶稣被钉到十字架上的时候,头顶上的牌子写着“犹太人之王”。这块用来表述耶稣“罪状”的牌子反映了耶稣被处死的真实原因。
  对于耶稣本身,他认为自己不是政治上的解放者,而是上帝用来团结犹太人的“弥赛亚”。耶稣死后,他的弟子们领悟到了他的宗教思想,并且成立了新的宗教团体。
  有了对民众的爱和宽容,对上帝的绝对服从,上帝就会发动诸神灵来拯救民众。耶稣的这种思想每次都能让后世的弟子们树立自信。当然,耶稣也做了非常多伟大的事,有着很强的人格魅力。
  耶稣的弟子们确信耶稣就是弥赛亚(救世主之意),所以不遗余力地进行传教活动。
  在新约《圣经》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律法学者将耶稣称之为“老师”。所以说,耶稣即使没有上过耶路撒冷的著名经学院,也一定在其它的学院钻研过犹太学。
  在犹太历史上,和耶稣同期的还有阿摩尔拉比,他原是一个牧羊人,后来成了著名的爱国主义领导者。还有麦鲁拉比,原本只是一个书生,后来成了一名有极高声望的拉比。除此,还有奠定基督教传传道基础的保罗。在犹太教里面,拉比是对学习《塔木德经》达到一定水平的人的一种认证,不是作为圣职人员的资格。即使在现在,犹太教的礼拜仪式也不是由拉比们来主持。礼拜仪式是由会众的首领或者是经师主持的,而拉比只是提供一些意见。
      耶稣主要在利伯恒、撒玛利亚和耶路撒冷布道,保罗则为基督教在古罗马全境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早期,保罗迫害过耶稣弟子们的弥赛亚运动。一次在去大马色城旅行的途中,他接受了上帝的召唤,戏剧性地回心转意,成了世界上最热心的传道者。保罗出生在小亚细亚,对宗教世界的事情非常熟悉,而且还是当时犹太教博学之士拉巴的弟子之一。保罗有良好的教养和宗教素养。通过不屈不挠的努力,他很快就在小亚细亚、希腊和罗马建立了原始的基督教团体。耶稣对犹太人宣扬上帝的慈爱,保罗则向世人证明上帝的爱和耶稣就是弥赛亚。在新约《圣经》里面,1/2是耶稣的言行录,1/3是保罗的言行录和书简。由此可见,保罗对基督教的建立做了巨大的贡献。
  这个犹太教的新教派当初是和其他犹太人一起在犹太会堂做礼拜的。慢慢地,随着新教派势力不断壮大,矛盾就产生了。特别是下面两点,两派的意见差别很大。
  1.新派的中心信仰是耶稣是弥赛亚,这在当时犹太教主流派来看是一种异端学说。
  2.他们不经过割礼这个被拉比们承认的正式改宗手续就大量地接纳异教徒,并且迅速扩充了自己的教众。同时,改宗者开始宣扬自己才是真正的以色列子孙。
  在公元一世纪末,犹太当局断然将新派教徒从犹太会堂中赶了出去。同时,原始的基督教团也认为自己在犹太会堂做礼拜并不明智,就开始逐渐地建立他们自己的礼拜形式。在公元二世纪,基督教终于完全从犹太教中脱离出来。至此,犹太教和基督教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基督教在公元四世纪成为罗马的国教之后,就开始公然敌视犹太教,向民众鼓吹反犹太教的思想。于是,从中世纪欧洲的黑暗时代一直到近代,犹太人长期遭到迫害,而这些迫害多半是由基督教会煽动引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德国杀害了六百万犹太人。这种疯狂的行径,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基督教会长期宣扬反犹太思想的结果。
      公元七世纪的时候,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一个地方创立了伊斯兰教。穆罕默德是在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影响下,以上帝(阿拉)的启示为基础开创了伊斯兰教。最初,穆罕默德还期望犹太人能够皈依他的教派。因为犹太人对伊斯兰教表现出轻蔑的态度,所以穆罕默德的态度也强硬起来,并和后继者一起,实施了对犹太人的流放。
  七世纪后半叶的中近东全境都成立阿拉伯征服者的天下,而这种对犹太人的压迫政策也慢慢地 缓和下来。犹太教被允许和伊斯兰教共存,但犹太人必须交纳沉重的人头税和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规定也成了一纸空文,因为随着伊斯兰社会逐渐安定,各个领域都开始需要犹太人了。
  比如,西班牙医生哈斯达(公元970年卒)因为能力出众而被任命为国家的外交顾问,萨拉艾鲁作为国王的国务大臣操持了三年国政。还有许多犹太医生和天文学家不断地被各国的宫廷任命。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本身就是出类拔萃的犹太学者,所以也就义不容辞地为保护学院和培养新人尽心尽力。
  所罗门(1056年卒)、犹大(1141年卒)和亚伯拉罕?拉姆(1167年卒)都是著名的希伯来语诗人。亚伯拉罕?拉姆和同时代的所罗门分别为《圣经》做了注释,而这些注释到现在还被当作权威的研究成果而受到重视。巴莱著有《镣铐人的问答》,论述了犹太教相对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优势。读了这本书,我们就能体会到他对哲学的高深造诣。
  作为犹太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和神学家,摩西?迈蒙尼德也是名垂千古。他曾是一位医生,所以只能在深夜忙完工作之后才得以写作。
  他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医学、法学、哲学、文学、《圣经》和《塔木德经》。他将传统的犹太教系统地整理在自己的著作《密什那?托拉》中。他的另一本著作《彷徨者的方向》以亚里士多德哲学为基础,将犹太教哲学体系化。
  实际上,这些西班牙犹太人的学术思想和他们理性的思考方式是在犹太经学院里培养出来的。公元八世纪末到十世纪,犹太人中有一个圣经派非常得势。他们只承认《圣经》的权威,而彻底否定《塔木德经》。这种直截了当的做法很快取得了思想简单的民众的支持。
  驳倒圣经派理论,恢复传统犹太教威信的是萨阿迪(942年卒)。他为了将《塔木德经》里烦琐的说教有秩序地整理出来,创立了32种伦理学上的推论法。他在主要著作《信仰和见解》中,以犹太教的形而上学理论为基础,展开了一场论战,并为以后犹太哲学的发展点了一盏明灯。
  这里特别要提到犹太人在文化方面做出的贡献。在伊斯兰教圈的时候,他们继承着犹太传统和犹太文化,并不断将其深化。当时的医学、天文学、自然科学和哲学书籍都是用阿拉伯语写成的,他们就把这些书籍翻译成希伯来语和拉丁语。这些工作为古希腊的科学和哲学进入欧洲搭起了一座桥梁。
  特别是在1172年,伊斯兰教对西班牙的犹太人下了驱逐令,犹太学者就将自己的知识带到了法国南部北海和意大利。这次事件带来了这样的影响:基督教社会从长期的“黑暗时代”苏醒过来,开始了启蒙化,也就是近代化。
      在中世纪的欧洲,犹太人的人生活可谓是悲惨。就像前面所述,基督教会宣扬反犹太思想,所以执拗的犹太人一次又一次遭到迫害。
  为了从伊斯兰教徒手中夺回耶路撒冷,十字军在1095年决定东征。第二年五月,欧洲中部莱茵河沿岸的城镇里,犹太人血流成河。在堡路穆斯,除了改宗基督教的,其余犹太人全被屠杀。本来,十字军的敌人是远在巴勒斯坦回教徒,但他们一到欧洲的各个城市,为了提高士气,就屠杀住在附近的犹太人。这种行径在狂热的宗教感情支配下很快席卷了法国北部和英国。
      对犹太人来说,更为不幸的是,一些怪诞的迷信开始在基督教徒中间散播开来,比如说犹太人的祖先为了庆祝节日要杀害一些基督教徒,喝他们的血。《圣经》严格规定犹太人不能食用动物的血,何况是人血呢!
  但是在中世纪,基督教统治下的欧洲民众大部分目不识丁,教会也基本不组织民众阅读《圣经》。对于民众来说,追求信仰就是参加礼拜(弥撒)和用拉丁语唱诗。其实,他们并不懂所唱祈祷文的意义。从这点来看,当时的礼拜更像是为了感受某种神秘。在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以后,西欧各国才把《圣经》翻译成本土语言,教授给普通民众。
  由于这个原因,充满恶意的迷信在无知的民众之间迅速传播,犹太人也因此不断地受到打击。遇到找不到罪犯的杀人事件,犹太人总是替罪羊。1348年到1349年鼠疫流行的时候,有谣言说是犹太人向井里投了毒,才出现这么多病死者。于是,各地对犹太人的大规模杀害开始了。
  基督教统治下的西班牙反犹太情绪也十分高涨。1391年到1411年,数万犹太人被残杀。生存下来的只有那些接受基督教“洗礼”,在形式上成为基督教徒的犹太人。
  作为一种行话,犹太人曾被称为“猪”。就是这些“猪”们慢慢恢复自己实力的时候,又出现了阴险的“异端审判”制度。西班牙在1492年下达了犹太人驱逐令,命令犹太人撤出西班牙。因为周边邻国都看西班牙的眼色行事,所以这项法令对周围各国的犹太人同样适用。无路可逃的犹太人大部分改信基督教,其他的逃到了奥斯曼和俄国。 在中世纪,欧洲世界在社会和经济生活上对给犹太人强加了很多规定,而这些规定有着很强的种族歧视色彩。在伊斯兰世界里,大部分的职业都不对犹太人开放。在基督教统治的世界里,犹太人要被迫接受各种各样的种族歧视政策。在城市,他们被从工商联合会中赶了出来;在农村,他们也被禁止拥有土地。
    犹太人所能从事的行业只有替人收租,债务回收,高利贷,房屋出租,酒馆和小旅店的经营,还有在犹太人内部发展的手工业和商业等。有很多犹太人从事金银首饰和珠宝加工业,这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犹太人中有一些医生十分有名,有的还成为基督教首领和祭司的主治医生。但是,由于代替领主向人收租,民众对领主的怨恨就直接转嫁到犹太人的头上了。可是,领主就是领主,就是要占有犹太人的利益,就是要把犹太人当作自己的奴隶来控制!对这些,他们是毫不犹豫的。在民族歧视上,人们对犹太人打的第一枪就是“区别对待”,第二枪就是“种族隔离”(就是把他们隔离在一个固定的区域)。这种制度从1555年开始采用。 在“种族隔离”政策下,犹太人的居住区全被隔离物圈起来,只通过两扇大门实现与外界的交通。大门的入口由基督教徒看守,而他们的工资要由隔离区的居民承担。在夜间或是基督教的节日,大门是紧锁的,并且禁止内部的居民出去。这种对犹太人的隔离政策短期内就得到了欧洲各个城市的采用,一直持续到十九世纪后半叶。
     最后一个隔离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纳粹侵占波兰时设立的。 这个隔离区是由八英尺的混凝土墙壁包围的狭小场所,里面却关押着35万犹太人。 这里每天只能配给4万人的粮食,所以大多数犹太人都死了。体格比较好的被关押到各地的集中营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最后再被送进毒气室。
  1942年8月1日,为了消灭剩下的犹太人,德国军队开始对隔离区发动总攻,五月末就将这里变成了一片瓦砾。这是在整个四百年隔离史上最悲惨的事件,也是犹太人心中永远的痛。
  我们将话题扩展一下,在中世纪的欧洲,对犹太人还有其它形形色色的限制。当局限制犹太人的着装和结婚条件,征收和家畜一样的通行税,甚至对犹太人在安息日里使用蜡烛都要征税。总之,当局想到了所有可以征税的方式。如果犹太人不能接受新的规章制度,就要交纳特别的赋税。
  反过来说,这种制约政策也使得隔离区内部的犹太人确立了自治体制。他们不用挂念外面的世界,还可以享受固有的生活。隔离区的代表由最大的纳税者构成,他们负责和政府的交涉、税金征收、共同体内部的财政管理和自治事务。这样一来,以犹太会堂为中心,犹太学校、医院、澡堂和旅店等就慢慢地完备起来。
  “清洁”也是犹太教的教律之一,它要求人们定期沐浴和在饭前洗手,所以隔离区内部的卫生状况比起外部的基督教社会要好的多。即使在传染病流行的时候,犹太人的死亡率也是最低的。
  每一个犹太会堂都设有一个附属学校,让犹太人的孩子接受免费的教育。对于贫穷学生和孤儿,它还免费提供食物和衣服。这些费用都是靠捐款得来的。女子学校在犹太社会也为数不少。男孩子满十三岁的时候就要参加成人仪式,成为共同体的正式成员。大人们在节日或是工作之余会聚集到犹太会堂,在做完礼拜后会研究《塔木德经》。他们在研究《塔木德经》的时候,经常进行激烈的辩论。犹太人的教育一直得到普及,并且水平很高。在这一点上,当时还没有哪个民族能和犹太人一样如此对教育抱有热情。
  在还没有仲裁的时候,犹太自己人之间的诉讼和纷争都交由拉比们,根据《塔木德经》进行裁断。在隔离区内,无论是孩子出生还是婚丧嫁娶,共同体的各种机构都会伸出援手。有时,为了从强盗或是恶意的基督教徒手中解救犹太人质,整个共同体的人们都会募捐赎金。
  面对持续不断的种族歧视和迫害,犹太人努力使自己的每一天都变得愉快。在安息日(星期五)的时候,全家人会一起准备晚餐。他们点上圣烛后就开始享受着晚餐,在餐后还要一起对上帝祈祷,感谢他的恩赐。有时,他们还会花一些时间唱歌和谈笑。到了结婚仪式或割礼仪式(男婴出生后第八天进行),犹太父母们还要邀请全部的亲戚朋友前来进餐。春天的化装游行更是受欢迎,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会参加。在婚礼或宴会上,人们会请来经师和乐师为聚会增添气氛。
  到了秋天的新年或赎罪日,犹太人会特别严格地举行礼拜仪式。这些做法让他们的宗教传统和民族自觉性有了更强的生命力。
      要了解犹太人在中世纪的历史,不能不看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发生的一系列弥赛亚运动。
  犹太人长期忍受着民族离散的悲惨命运,时时刻刻都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光复祖国。这种愿望孕育出一种信仰,就是犹太人最终会光复民族和宗教的光荣,以耶路撒冷为中心确立世界和平。一般地,这种思想被称作弥赛亚期望或是来世思想。
  在政治上,弥赛亚运动的惨重失败让弥赛亚到来的希望变得微乎其微,让理想和现实的鸿沟更加深了。犹太人没有对这种结果失望,相反,他们对弥赛亚产生了神秘主义信仰。这种神秘主义信仰的萌芽在公元1到2世纪拉比们的言行录中可以看到。这种信仰认为弥赛亚居住在世人所不能看到的至高天境中,作为上帝的使者掌管着世界。神秘主义信仰让人们的眼光转向了探询未知世界的构造和组成上。
  在犹太神秘主义出现的时候,当时的世界上还有神知主义的影响。这里必须说明的是,犹太教研究的主题还是上帝,而弥赛亚只是作为一个配角出现,只是,人们期待通过对神秘主义的研究得到一些弥赛亚来临的启示。
  到了十三世纪,人们发现了《佐哈尔》(光辉之书),神秘主义的研究更加盛行。这本书是西米恩?本?约赫拉比在公元二世纪所著。在出版后二百年里,它的权威性取代了《塔木德经》(近年来根据研究,这本书可能是西班牙犹太教神秘主义学者的冒名之作)。
  神秘主义采用了《摩西五经》的注解形式,描述了上帝和天使的性格、宇宙的构造、人类存在的意义和“恶”的功过。很多人被这本书散发的魅力所倾倒,而且作者的故地,即一个叫萨发多的小城镇也成为了神秘学家的研究圣地。
  历史性地发展了神秘主义的是阿里拉比(1547年卒),但他在三十岁就英年早逝。他的弟子们整理了他的神秘主义说教,并且将其理论化。传说他能感到自己是约瑟夫裔的弥赛亚,遗憾的是,他还没有完成让大卫裔弥赛亚出现的事业就离开了人世。
到了17世纪,在波兰和乌克兰,犹太人被大肆屠杀,欧洲的难民顿时人满为患。另一方面,路德的宗教改革(16世纪)后,只剩下持有强烈反犹太思想的天主教阵营。犹太人将这段时间称作“弥赛亚的阵痛”。
  到了1665年左右,伊兹密尔出身的神秘学家茨维在巴勒斯坦宣称只有自己才识真正的弥赛亚。期待中弥赛亚出现的消息迅速在全世界的犹太人中间传开了。虽然当中有怀疑其真实
性的人,但大多数都狂热地欢呼他的到来。
  他在移居君士坦丁堡(今天的伊斯坦布尔——译者注)的时候,来自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汇集到这里,人数之多,盛况空前。就在1666年秋,君士坦丁堡当地政府将他逮捕,给了他两条路:弃教或是死。茨维选择了弃教。
  这样,弥赛亚运动在仅仅一年的时间里就宣告结束。这个悲剧性的结果在犹太民族的各个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 多数教众不顾茨维背教这个事实,坚持相信他就是真正的弥赛亚。他们在名义上改宗伊斯兰教,暗地里继续信仰弥赛亚。
  2. 由于弥赛亚运动破灭,犹太人感到了传统的近代化和合理化的重要。这种认识引发了19世纪初在德国兴起的犹太教改革运动。
  3. 居住在东欧的犹太人从弥赛亚运动失败的教训中认识到,使自己的精神生活得到圆满是第一要义。在他们中间,出现了一个被称作“敬虔者”的群体。这个群体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展开了犹太教复兴运动。
  这里应该注意的是,茨维运动失败产生了反教与改革运动。这两种运动分别对犹太人的近代史做出了
直接或间接的贡献。
  在逐渐进入近代化的西欧社会,改革运动也为犹太人创造了顺应时代需要的生活模式。从隔离区中释放出来后,过着都市生活的犹太人被教导用和基督教徒同样的价值观生活。他们的仪式典礼也被改成基督教风格,这在犹太教的教义来看是不合理的。因为这种符合近代化的合理性,改革运动在19世纪后半叶迅速地在美国的犹太人中兴起。
  另一方面,哈西德运动开始拯救因长期受到迫害而丧失生命力的犹太教。这就是说,他要将原来由一小部分精英掌握的犹太教重新教普及到大众当中。他要让那些受尽痛苦的人们看到,在人间还有圣火,还有生活的喜悦。他呼吁人们恢复做人的尊严和自由,进行宗教献身和伦理道德的实践。
  改革运动是伴随着近代化出现的,其实是一种“外在的”和廉价的合理化运动,而哈西德运动关心的是近代化以前的问题,即人“自我认知”这个“内在的”的问题。
  哈西德运动是在东欧的犹太人中兴起的运动。他们将内部培养的互敬互助精神通过他们的子孙带到了遥远到美国和巴勒斯坦。这些精神成为了20世纪犹太精神的原动力。
从18世纪后半叶开始,西欧的隔离区逐渐有名无实,犹太人开始进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这背后,我们不能忽视孟德斯鸠的自由思想的影响。
  这个时代最有名的犹太人首推摩西?门德尔松(1768年)。他虽然不是一位学者,但他在1761年柏林科学院主办的哲学论文大赛上获得了一等奖。当时败给他的是后来的著名哲学家卡托。摩西?门德尔松出版了《摩西五经》的德译本,用来赞助那些德语系犹太人的文化活
动。另外,他还为维护犹太人的市民权而著书立说。这些作品产生的影响可以在1782年澳大利亚的《宗教自由书》和1776年美国的《独立宣言》上看到。
  最初实施对犹太人解放的是法国大革命。在1791年,法国的犹太人获得了平等的选举权。以这个为突破口,在19世纪后半叶之前,西欧大多数国家的犹太人都获得了自由和市民权。在1858年的英国,拉以奥第一个作为犹太人成为上院议员。
  18到19世纪的西欧以极大的热情推行自由主义,而同时期的东欧还是十分封闭。俄国、波兰和罗马尼亚的犹太人享有市民权是俄国大革命(1917年)以后的事情。
  犹太人被给予国民待遇(市民权)后,就可以自由地进入到社会各个领域。但是,他们的优秀表现招致了一部分人的嫉妒和反感。这些人不去说自己没有能力,而是开始发表攻击言论,说犹太人是生物学和文化学上的劣等人种。
  按照他们的说法,犹太人有可能将日耳曼民族纯正的血统玷污,所以一定要根除犹太人。这种反犹太主义巧妙地利用了日耳曼民族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这一盲点,有效地煽动了大众。以铁血宰相俾斯麦为首,很多政治家和企业家利用这一反犹太主义在政治和经济方面限制犹太人。
  法国著名的托伦夫斯事件就是指保皇派和圣职组织勾结反犹太主义者图谋颠覆第三共和政权的事件。时任陆军上尉的托伦夫斯将法国的这个军事机密泄露给了德国。1895年1月5日,坚称自己无罪的托伦夫斯上尉被免去官职,判处无期徒刑,而他被认定无罪是在五年多以后。
  天主教会在中世纪强迫犹太人改宗基督教(天主教是基督教的一个分支——译者注),在近代又标榜自己是主张消灭犹太人的反犹太主义者。至此,犹太人认识到除了复国主义这条犹太民族复兴之路以外没有别的道路可以选择。最初主张在巴勒斯坦再建独立政体的是摩西?赫思,他所著的《罗马和耶路撒冷》是犹太复国主义思想史的重要作品。
       西奥多.赫茨尔主张犹太人复国运动,并在1897年组织召开了第一届“世界犹太人代表大会”。他作为记者经常在巴黎报道犹太人的事情,并且认识到,犹太人之所以被冤枉上一些罪名,是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国家。于是,他根据自己心目中犹太国家的形象,总结出版了《犹太人的国家——传统下的新国家》(1895年)。他作为犹太人的代表,会见了德国、英国和法国的国家元首,为犹太复国运动投入了全部精力。遗憾的是,他在44岁时就英年早逝,那时他事业刚刚进行到一半。
  西欧的犹太人在充满自由主义思潮的社会中宣扬和谈论犹太复国主义,而东欧的年轻人却挺身而出去实现这个梦想。东欧的年轻人之所以这样做,是原因他们想从残存着种族迫害的东欧社会中摆脱出来。东欧的复国主义者最初是在法国慈善家的援助下开始向巴勒斯坦移民的。后来,世界犹太协会下属的“犹太国民基金”和“复国建设基金”开始向这些人提供开拓资金。一时间,移居巴勒斯坦的活动活跃起来。虽然大部分的移居者是一些没有拿过锄头和铁锹的年轻人,但他们不断地研究农业技术,开拓了一个又一个村落。他们开拓沼泽,植树造林,采用最新的农业技术,还通过种植蔬菜和橘子来赚钱。就这样,以特拉维夫为中心,各地都出现了新的村庄。
  虽然开拓者们分别说德语、波兰语和俄语,但他们重新采用了自己祖先的语言希伯来语,并把它作为国语。诗人萨尔姆和作家撒母尔?伊本?那布也用希伯来语创作文学作品。他们的作品现在还感动着每一个犹太人。
  束之高阁两千多年的希伯来语终于重见阳光,出现在了文学、戏剧、诗歌、报纸、收音机还有专业学术领域。这个事实最能象征荒废了两千年的巴勒斯坦国土的复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在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务大臣贝尔福宣布:英国政府将不遗余力地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设自己的家乡。这个宣言极大地刺激了世界各地的犹太复国主义者,使他们大批地涌到巴勒斯坦。
  在1918年,巴勒斯坦的总人口是80万,而犹太人仅占6万。15年之后,犹太人口就激增到了20万左右。在1925年,耶路撒冷设立希伯来语大学,而且配备了研究生院。开拓者们这种追求最高学术水准的精神使得以色列的重建,这个20世纪的奇迹变得可能。
  话说回来,英国方面一面通过《贝尔福宣言》表示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重建祖国,一面又在1915年以驻开罗高级外交官麦克马洪的名义向当地总督递交了一封信,表示承认阿拉伯人对叙利亚、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半岛的自治权力。
  当今,在中东问题上,阿拉伯和以色列的利害关系已经复杂到不能解决的地步,其中的原因追溯起来还是当初英国狡猾的两面派做法。英国典型的做法就是一面牵制利害双方,一面寻找机会全身而退。这可以从印巴问题(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纷争)上看出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犹太人的社会地位依然不稳定。虽然说东欧的犹太人被给予了同等的国民待遇,但那不过是一纸空文。在波兰和罗马尼亚,政府禁止犹太人进入公职和普通教育领域,甚至还限制他们做医生和律师的权利,商人们也拒绝和他们做生意……。
  大革命后的苏联热衷于犹太人解放,但也只是鼓励他们开拓犹太人自治区,并没有发展到全面承认其自由的程度。在苏联,犹太教和犹太复国主义是被禁止的。参加者一旦被发现
,就会被发送到西伯利亚。由于苏联的犹太人大部分是中间商和小商贩,在保护劳动者和农民利益为主的共产主义制度下,他们等于失去了生存的空间。
  另外,因为共产主义之父卡尔?尔马克思和革命的旗手列宁都是犹太人或有犹太血统,西欧的反动主义者中间流传着这样一种臆测,即犹太复国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以及犹太富豪秘密携手,图谋世界霸权。他们还杜撰了一本书叫《复国议定书》。
  在1929年,由于经济恐慌,反犹太主义的风潮再次在西欧各国高涨,特别是在由于一战战败而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处于停顿的德国。阿道夫?希特勒上台后就开始宣扬:德国战败和经济败落的责任在于犹太人。希特勒在1933年就任德国第三任首相后,他的纳粹政权就制定了历史上最有组织性的和最大规模的消灭犹太人的计划。
  不单是纯血统的犹太人,就是有?德国血统的犹太人也成了杀戮的对象。因此,被流放和屠杀的著名学者、艺术家和文化人士不计其数。这里面包含了29%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德国军队依次开进奥地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法国、意大利和俄国,肃清和屠杀当地的犹太人或是将他们送到集中营。特别是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那里简直就是一个设施齐备的杀人工厂。在那里,纳粹使用毒气、毒药或是枪杀等各种方法屠杀了大量犹太人。1945年春战争在欧洲结束时,居住在各国的九百万犹太人中已经有六百万被纳粹杀害。
       第二次世界大战将二十世纪后半叶的世界格局重新洗牌。以前处在列强殖民统治下的亚洲和非洲各民族在战后也相继取得了独立和自由,1948年5月,以色列共和国在巴勒斯坦成立就是一例。这个新生的犹太国家是在和其它中小国家不同的背景下成立的。其它民族是在一直居住的国土上重建了自己的国家,而犹太人是在两千年魂牵梦绕的祖先的土地上建立的以色列。以色列的重建应该归功于那些犹太复国主义者和开拓者们的汗水和努力。
  1947年联合国承认犹太国家的成立,给两千年的犹太迫害史划上了一个句号。对纳粹德国屠杀六百万犹太人的罪行,联合国主张再次进行伦理上的审判和人道主义上的反省,这也是犹太国家得到承认的一个重要因素。确实,以色列共和国是建立在六百万同胞的鲜血之上的。
  战后,在集中营中幸免的犹太人中,有三十多万移民到了以色列,另外一半分别移民到了美国、加拿大、中南美洲和澳大利亚等国。还有在中国、印度、中近东和北非的犹太人也陆陆续续地返回到以色列。独立当初,犹太人的人口只有65万5千人,到了1978年,达到了365万人。这里面有307万6千犹太人和57万阿拉伯人。据推算,在今天的美国境内有640万犹太人。美国的犹太人不一定将自己的命运和以色列联系在一起,但他们对以色列的生存和发展从来是不遗余力。
  以色列共和国是在“右”的背景下建立的,这里面有一个重大的问题悬而未决,那就是和巴勒斯坦人、阿拉伯人的利害关系。
  《贝尔福宣言》发表之后,当时作为阿拉伯民族主义阵营领导者的爱米尔表示尊重犹太复国主义十分,认为开发巴勒斯坦需要犹太人的帮助。所以,在第一次大战后的和平会议上,他表示赞同犹太复国主义者的提案,并在1919年3月1日备忘录中这样叙述:“我们阿拉伯人…….对犹太复国运动抱有深深的同感,并且翘首期盼。我们的代表团全面承认了昨天犹太复国主义者协会在和平会议上做的提案,并认为这样做是稳健和妥当的。我们……为此要尽最大的努力对他们进行援助。我们诚心地欢迎犹太人回到故乡……我们要和他们一起同心协力,为将共同关心的地方(巴勒斯坦)再次建成世界文明的交流之地而努力。对此,我们的同胞(阿拉伯人)也真心地祈盼着。”
  不幸的是,阿拉伯人并不赞成这种稳健的做法,他们的激进派在同年七月召开会议,决定反对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建国。就这样,围绕巴勒斯坦问题,两种对立力量的抗争开始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对巴勒斯坦进行托管。最初,英国试图让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互相妥协,但以失败告终。从那以后,英国开始强行向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推行限制性政策。
       在1947年11月,联合国做出决议,让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对巴勒斯坦进行分割统治。对此判决不服的阿拉伯人决定用武力将犹太人从巴勒斯坦的土地上赶出去。其实,在英国军队接管巴勒斯坦以前,两者之间的战斗已经在各地打响了。
  英国给在阿拉伯人提供武器的同时,禁止犹太人保有任何武器。犹太人通过走私掌握了少量武器,并用这些简陋的装备勇敢地战斗。在英国军队撤退的时候,阿拉伯五国(埃及、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拉克)的正规军开始发动全面的进攻。
  1949年6月,在联合国的斡旋下,以色列和阿拉伯各国达成了停战协议。这时,在阿拉伯方面,埃及只是得到了南部一块狭长地带,约旦也只将巴勒斯坦东部纳入自己的版图。
  只是,战争产生了75万多阿拉伯难民。对于难民产生的原因,阿拉伯方面认为是被犹太人要求他们立即撤退造成的,以色列方面认为是阿拉伯联军要求阿拉伯农民立即撤退的结果。到底谁的说法正确还没有定论。
  根据以色列史专家石田友雄的见解,“决定1947到1949年战争胜败的是犹太人和阿拉伯农民之间“意识”差异。犹太人意识到自己没有其他安身之所,所以不惜性命地守卫自己的居住地,而阿拉伯农民不知道为什么要守卫自己的国土,他们天真地认为几个月的战争结束后,还能再回来,所以就舍弃了自己的家园。此后的二十五年一直到现在,他们和他们的子孙还留在以色列周边的难民收容所里,成为解决中东问题的最大障碍。但是,通过这三十年的苦难,巴勒斯坦人的中间也产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摘自《犹太人和中东问题》)
  以后,以色列和阿拉伯各国之间爆发了三次战争。1956年10月末到11月初,埃及和以色列之间爆发了第二次中东战争。当时,围绕埃及将苏伊士运河国有化的问题,英国、法国和埃及之间产生了利害冲突。这时,以色列军队为了控制西奈半岛而参加了战斗。
  1967年6月,埃及的纳赛尔封锁亚喀巴湾的入口,即蒂朗海峡,引发了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同时和埃及、叙利亚、约旦交战。阿拉伯军队将纳赛尔视为领导者,发誓要在这次战争中将以色列军队击败。但是,以色列空军先发制人,结果战争以阿拉伯军队大败而结束。战后不久,以色列被允许占领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和戈兰高地。
  到了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也叫赎罪日战争)爆发了。当时,埃叙联军趁以色列不备,突破了苏伊士运河和戈兰战线。当时,以色列军队的作战能力很难立刻到位,结果同意让出一部分占领地,从而达成休战。
  最能感受到四次战争的悲惨和残酷的是埃及和以色列,还有战争产生的巴勒斯坦难民。战争引起仇恨,仇恨又变成积怨,积怨又再次引发战争。到了1977年,在这个无法解决的恶性循环中,终于迎来了一缕和平的曙光,这就是埃及总统萨达特对以色列的访问。1978年10月,埃及、以色列和美国三方首脑在美国马里兰州举行会谈,使得埃及和以色列两国约定签署了平条约。这被认为是中东和平的第一步。双方在和平条约上签字是在1979年3月26日。
  通往中东的全面和平道路还十分曲折,但是,正因为一度设立了通向和平的规则,这个地区各方最终能达成谅解并共同繁荣吧。在世界上,只有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在日常的寒暄中用到“和平”这个词汇。
  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寒暄语虽然不同,但都有“愿和平降临到你的头上”的意思。犹太人从大卫时代以来的三千多年里,一直用“和平”作为寒暄语。
  《圣经》将和平作为一种理想,而犹太人为了和平忍受了长期的痛苦。他们不只把和平当作自己的东西,还祈祷求阿拉伯以及全世界都能拥有和平。拥有这种祈盼的犹太人真的很多很多。
     《贝尔福宣言》发表之后,当时作为阿拉伯民族主义阵营领导者的爱米尔表示尊重犹太复国主义十分,认为开发巴勒斯坦需要犹太人的帮助。所以,在第一次大战后的和平会议上,他表示赞同犹太复国主义者的提案,并在1919年3月1日备忘录中这样叙述:“我们阿拉伯人…….对犹太复国运动抱有深深的同感,并且翘首期盼。我们的代表团全面承认了昨天犹太复国主义者协会在和平会议上做的提案,并认为这样做是稳健和妥当的。我们……为此要尽最大的努力对他们进行援助。我们诚心地欢迎犹太人回到故乡……我们要和他们一起同心协力,为将共同关心的地方(巴勒斯坦)再次建成世界文明的交流之地而努力。对此,我们的同胞(阿拉伯人)也真心地祈盼着。”
  不幸的是,阿拉伯人并不赞成这种稳健的做法,他们的激进派在同年七月召开会议,决定反对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建国。就这样,围绕巴勒斯坦问题,两种对立力量的抗争开始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对巴勒斯坦进行托管。最初,英国试图让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互相妥协,但以失败告终。从那以后,英国开始强行向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推行限制性政策。
      在1947年11月,联合国做出决议,让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对巴勒斯坦进行分割统治。对此判决不服的阿拉伯人决定用武力将犹太人从巴勒斯坦的土地上赶出去。其实,在英国军队接管巴勒斯坦以前,两者之间的战斗已经在各地打响了。
  英国给在阿拉伯人提供武器的同时,禁止犹太人保有任何武器。犹太人通过走私掌握了少量武器,并用这些简陋的装备勇敢地战斗。在英国军队撤退的时候,阿拉伯五国(埃及、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拉克)的正规军开始发动全面的进攻。
  1949年6月,在联合国的斡旋下,以色列和阿拉伯各国达成了停战协议。这时,在阿拉伯方面,埃及只是得到了南部一块狭长地带,约旦也只将巴勒斯坦东部纳入自己的版图。
  只是,战争产生了75万多阿拉伯难民。对于难民产生的原因,阿拉伯方面认为是被犹太人要求他们立即撤退造成的,以色列方面认为是阿拉伯联军要求阿拉伯农民立即撤退的结果。到底谁的说法正确还没有定论。
  根据以色列史专家石田友雄的见解,“决定1947到1949年战争胜败的是犹太人和阿拉伯农民之间“意识”差异。犹太人意识到自己没有其他安身之所,所以不惜性命地守卫自己的居住地,而阿拉伯农民不知道为什么要守卫自己的国土,他们天真地认为几个月的战争结束后,还能再回来,所以就舍弃了自己的家园。此后的二十五年一直到现在,他们和他们的子孙还留在以色列周边的难民收容所里,成为解决中东问题的最大障碍。但是,通过这三十年的苦难,巴勒斯坦人的中间也产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摘自《犹太人和中东问题》)
  以后,以色列和阿拉伯各国之间爆发了三次战争。1956年10月末到11月初,埃及和以色列之间爆发了第二次中东战争。当时,围绕埃及将苏伊士运河国有化的问题,英国、法国和埃及之间产生了利害冲突。这时,以色列军队为了控制西奈半岛而参加了战斗。
  1967年6月,埃及的纳赛尔封锁亚喀巴湾的入口,即蒂朗海峡,引发了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同时和埃及、叙利亚、约旦交战。阿拉伯军队将纳赛尔视为领导者,发誓要在这次战争中将以色列军队击败。但是,以色列空军先发制人,结果战争以阿拉伯军队大败而结束。战后不久,以色列被允许占领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和戈兰高地。
  到了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也叫赎罪日战争)爆发了。当时,埃叙联军趁以色列不备,突破了苏伊士运河和戈兰战线。当时,以色列军队的作战能力很难立刻到位,结果同意让出一部分占领地,从而达成休战。
  最能感受到四次战争的悲惨和残酷的是埃及和以色列,还有战争产生的巴勒斯坦难民。战争引起仇恨,仇恨又变成积怨,积怨又再次引发战争。到了1977年,在这个无法解决的恶性循环中,终于迎来了一缕和平的曙光,这就是埃及总统萨达特对以色列的访问。1978年10月,埃及、以色列和美国三方首脑在美国马里兰州举行会谈,使得埃及和以色列两国约定签署了平条约。这被认为是中东和平的第一步。双方在和平条约上签字是在1979年3月26日。
  通往中东的全面和平道路还十分曲折,但是,正因为一度设立了通向和平的规则,这个地区各方最终能达成谅解并共同繁荣吧。在世界上,只有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在日常的寒暄中用到“和平”这个词汇。
  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寒暄语虽然不同,但都有“愿和平降临到你的头上”的意思。犹太人从大卫时代以来的三千多年里,一直用“和平”作为寒暄语。
  《圣经》将和平作为一种理想,而犹太人为了和平忍受了长期的痛苦。他们不只把和平当作自己的东西,还祈祷求阿拉伯以及全世界都能拥有和平。拥有这种祈盼的犹太人真的很多很多。
      全球犹太人不过1500万,仅占世界人口的0.2%,但他们在各方面的贡献和成就却令许多人口多于其十数倍乃至上百倍的民族相形见绌。
    以下内容节选自《参考消息》
     1。截至2001年,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累计为600多人,而其中犹太人竟占了129人,分别为医学奖45人、物理奖31人、化学奖22人、经济学奖13人、文学奖10人、和平奖8人。日本人口多于犹太人10倍,却只有12人获得过诺贝尔奖。
     以色列复国后,伊拉克、阿拉伯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国的阿拉伯统治者驱逐了上百万已在这些地区定居了2000余年的犹太人,并没收了他们的全部财产,尽管这些被逐者在此定居的时间较7至8世纪方侵入该地的阿拉伯人要早上数百年乃至上千年,但他们只能任人摆布,因为后来的阿拉伯人才是这些地区如今的统治者.阿拉伯人可谓历史上最成功的殖民征服者之一,在其大部分征服地中,包括今伊拉克、叙利亚、巴勒斯坦、黎巴嫩、埃及、苏丹北部、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原居住民族都基本上被成功清除,这些地方如今全成了阿拉伯之地。

  • 上一篇文章: 犹太复国主义产生的宗教思想根源

  • 下一篇文章: 那是上帝的复仇——慕尼黑
  • 发表评论】【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游客于2009-4-25 19:53:16发表评论说:  要分清
         犹太教和基督教都是正教,但伊斯兰教是邪教。

  • 游客于2007-4-10 22:34:06发表评论说:  谁说游客没有遭袭?
         恐怖分子不仅杀害犹太人, 美国人, 还不只一次袭击中国人和东欧的打工者

  • 游客于2007-3-21 0:26:23发表评论说:  以色列:奶与蜜之地
         刘彤 
         面积只有中国五百分之一大小的以色列,旅游资源无论从人文还是自然景观来说却都丰富得令人惊讶,背负的“恐怖”名声不过只是这个新生而顽强的国度中些微的瑕疵

      提前三个小时,我们就必须赶到机场接受以色列航空公司的安检。一套完整的安检包括托运及手提行李中的每件物品都要开包呈现在以航安检人员的面前,这自然免不了那些令人尴尬的小零碎的曝光,然后就是长达十多分钟的仔细盘问,诸如“这些行李是你自己在自己家中亲自打包的吗”、“有人托你转交任何物品吗”之类的“废话”会被问及四五遍……凡此种种,都会提醒你,尽管从来没有一个游客受到过恐怖袭击,以色列仍是个特殊的目的地。

      特拉维夫:白色复兴之城

      特拉维夫建于1906年,不长的历史在以色列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显得活力四现。作为以色列的首都,这里聚集了大部分的政治和商业及文化机构,还有夜生活。

      北京已经是冬天,但这里正是最舒适的天气,天空碧蓝如洗,充满暖意,大片的绿地让人忘记100年前这里仍是沙丘,事实上,以色列北方相对来说水资源丰沛一些,再加上先进的滴灌技术,使得这座城市变得郁郁葱葱。想到国内曾闹腾过北京是不是会因为缺水而迁都,那么就到特拉维夫看看吧,相比之下,北京的水资源堪称奢侈。

      整个城市西临地中海。海滨城市并不少见,但当我们乘坐直升飞机从空中俯看时,仍会惊讶于地中海在这一地段的色彩:透明的蓝与绿及细腻的浅色沙滩。

      以色列人爱用白色来形容特拉维夫,因为这里的建筑以浅色居多,行色匆匆的犹太商人们身着浅色的衬衫,还因为,对于犹太这一古老的民族来说,100年的历史太过短暂,特拉维夫完全没有历史的包袱,是一座轻装前进的城市。而且丝毫感受不到“恐怖袭击”的气息,与前一晚我们在首都机场受到的严格检查大相径庭。我们到达后的第一顿晚餐进了一家中餐厅,好向同胞无障碍地打听当地情况,老板娘很热情地告诉我们:他们从来没有担心过恐怖袭击,倒是刚有个变态狂越狱,让这里的女人们不敢夜间单独出门。果然,当我们进入一家酒吧准备放松休息时,热情的女侍告诉我们,今晚这家酒吧会举行私人派对,不对外营业,但欢迎我们随时加入他们的狂欢。参加派对的有老有少,人人表情轻松,陶醉在音乐的节拍中,没有丝毫忧患。

      特拉维夫城南有一个古老的港口雅法,这里曾是阿拉伯人的聚居区,本已破旧凋蔽,经过近年来的重建,成为艺术家聚集的地区,变得繁荣而高尚。据介绍,由于犹太民族饱受颠沛流离之苦,而且中东局势极端动荡,以色列艺术家专注于形而上的抽象艺术,这在夜色下的艺术家橱窗中一览无余。雅法盛产桔子,迷宫般的古老街巷间,有一棵独特的桔树,种植在被悬吊起来的巨大陶罐中。悬浮的桔树,无所依托但枝繁叶茂,或许就是经过千年大流散的以色列民族的象征。如此简单的望文生义,应是艺术的大忌,但对于以色列这样符号性极强的国度,这种想法也算油然而生。

      耶路撒冷:黑色安息地

      耶—路—撒—冷。

      极富音韵之美的译名,充满悲悯之气。这座城市是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城,即便我们对这几大宗教少有所知,作为俗人,对圣城仍持有深深的敬意。

      相对于特拉维夫被称作白色之城,耶路撒冷被称作黑色之城。犹太人的日历里,一天始于夜晚,周五太阳落下时,我们进入耶路撒冷,正是安息日悄悄来临之时,城市逐渐被黑夜所淹没;虔诚守安息日的犹太人,穿着黑色的安息日礼服,结伴外出游玩。不得使用汽车,不得开火煮食,不得工作……一系列在外人眼中奇特的犹太风俗,意味着作为游客的我们很难找到一家开门的商店和热气腾腾的餐厅,但也算一个体验以色列特有风情的契机。

      安息日并不意味着耶路撒冷的一切服务业都得歇菜,居住在此的阿拉伯人提供从出租车到餐厅和超市的一切服务。阿拉伯风味白天在路上尝过,丰盛而鲜艳,兼有室外的骄阳和蓝天,令人难忘;晚间总算找到家日餐尝了尝,也还勉强,而且上座率很高。至于中餐还是免了吧,这里没什么中国人,生意不好,环境和口味都莫名其妙。作为移民国家,以色列号称有世界各国的美食,但我们尝了一路,感觉总不正宗。移民对于美食文化,未必总是一件幸事。

      口腹之欲没能满足,眼前却呈现出一个凝重而斑斓的世界。

      一早起来,我们登上橄榄山。橄榄山既留下了很多耶稣的足迹,也是犹太人的朝圣最终目的地,这里有很多犹太人的墓地。在山顶可以远眺耶路撒冷,城市在碧蓝的天空下鲜明而辽阔,远处的金顶清真寺、圣石拱顶清真寺、圣墓教堂等历历在目,如一帧宽幅的神性画卷。

      旧城是游览的精华。实际上耶路撒冷旧城的面积相当狭小,只有2平方公里。但这2平方公里,浓缩了犹太、基督和伊斯兰三大宗教的重要历史。

      常规的精华旅游通常是四天行程,可以看完圣城的重要古迹。前提是,除了宽裕的时间,还要有相当的宗教知识。走马观花至少也需要一天,让人们从耶稣最后的晚餐地一直跟随他背负十字架走完受难之路,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并最终复活。其他最为著名的景点还有为纪念穆罕默德升天的清真寺,以及犹太人心灵的告慰场所——哭墙。

      圣墓教堂位于各各他山上。这里是传说中耶稣被钉上十字架的地方。12月初的以色列气候宜人,但不是宗教节日,来圣墓教堂的游客没有想像的多。据说到每年复活节时,整个旧城会变得水泄不通。即便在此时,善男信女们也须排长队轮流跪倒在据说是耶稣受难处,亲吻遗迹,以表心中的信仰。在圣墓教堂,我们才惊异地发现,基督教流派之多,穿不同教派服装的神职人员恭守其间,好多都是我们从未见识过的黑色阴森的打扮。这也许是耶路撒冷“黑色之城”一说的另一来源。如今,这座基督教堂的守门人是阿拉伯人,而教堂的长老则为东正教派。如此“百花齐放”的宗教景观,也许只有在耶路撒冷才得以一见吧。

      至于哭墙,则是犹太人的精神家园,也是耶路撒冷的象征,犹太人常在这里为自己失去的土地而痛哭,故名哭墙。以色列建国后,哭墙又成为许愿墙,众多信众来到这里,将自己的愿望写在纸条上并塞进墙缝。这座位于圣殿山附近的古墙并不如想像中那般壮观,但墙缝中迎风招展的枯草平添幽意。由于是安息日,不得动用数码相机一类的电器,我们只能在百米开外的一条高街上远远拍摄哭墙,恰恰这条高街下面有条人行道,正是去某个犹太会堂的必经之路,不时有身着黑色安息日礼服的犹太人全家来往,这里反而成了观看犹太人日常面貌的绝好角度。

      死海:蔚蓝的湖泊

      死海真正打动我们的,是它纯净壮美的风光,和沿途的沙漠景色。

      耶路撒冷靠以色列南部,临近沙漠。往死海去一路上的景观已经提醒我们:植被渐渐稀少,赤裸的山岩呈现米白的色泽。耶路撒冷海拔高达800米,往死海走不了多远,马上就降到海平面,一路上会有游牧民族贝都因人牵着花花绿绿的骆驼让人骑着照相收费。到了死海就是海拔下400多米啦。

      去死海的路上,有一个叫做马萨达的悲壮的古城堡,是2000年前犹太人与罗马人交战的据点,战败的犹太人在这里集体自杀。这座山丘上的城堡已经风化,但宏伟之势不减,里面的古罗马浴场、希律王宫围墙、精美的马赛克地板等都保存完好。作为游客,我们是坐缆车上去,而犹太学生,则要求沿着古代栈道爬上来,以培养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过马萨达不久,就可以看见死海。死海之蓝与纯净,之前我们无法想像。沙漠地带的天空就以纯净的蓝色著称,死海之蓝毫不逊色,甚至海边的一条运河,也完全是碧蓝色,周围都是浅米色的石头山,大块的纯色景观让人舒畅而宁静。

      死海泥的美容效果据称一流,所以这里的旅游商店卖的多是死海泥,让人惊奇的是,耶路撒冷连家像样的中餐馆都没有,但店里的中文解说却做得很好。对美容仍抱有幻想的女人,想讨好老婆、女友的男人有福了。

      一到死海酒店集中的地带,沙漠景观突然大变,又成了花草葱茏、富丽温柔的绿洲景象。以色列人会利用休假来到这里,洗温泉,泡死海,做美容,以休养生息,处处可用歌舞升平来形容。还是托滴灌的福。生于沙漠,被迫在世界各地流散了几千年,至今自危的以色列人,很难想像他们有什么事情办不到。

      几乎所有的死海旅游宣传广告,都是永不会沉没的人们在海中浮躺嬉戏的镜头,我们心目中的死海几乎成了一个游乐场。海的那一边就是约旦,跟以色列一样,都是蓝色与米色,难道人们躺着躺着,就能漂到约旦去?多么浪漫的跨国旅行。事实上,由于死海的盐分太高,是普通海水的10倍,它的确能让人轻轻松松躺上去,甚至可以装模作样地躺在上面看书,好拍一张照片作留念——当然,那书最好是本过期杂志,拍完照就可以随手扔掉。人们并不能长久地浸泡在海中,高浓度的盐分让人的皮肤并不舒适,而一旦海水进入眼中,会疼痛难忍,不得不回到岸上用淡水冲洗干净。

      回程,车上的CD机放出帕尔曼演奏的《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这位技巧圆熟的演奏家被人诟病为过度煽情,但作为一个生于以色列的犹太艺术家,他演奏的《辛德勒的名单》,自有其他人无法超越的感情深度。

      从死海回耶路撒冷,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一路上是不绝的路牌指向不同的旅游景点。

      在《圣经》中被称为奶与蜜之地的以色列,面积只有中国五百分之一左右,但其旅游资源无论从人文还是自然景观来说,都丰富得令人惊讶。只是它背负的“恐怖”名声太过显赫,时常会掩盖它的光芒。当你亲身经历后,才会明白,危险的确存在,但它不过只是这个新生而顽强的国度中些微的瑕疵,而对旅游者来说,这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 游客于2006-10-13 14:17:20发表评论说:  影响人类历史的犹太民族
         影响人类历史的犹太民族 

    (一)先看一看永远影响世界的几个著名犹太人,你就会知道犹太民族对这个星球的重要性: 


    Jesus Christ(耶稣基督):基督教主神,创建全球最有影响力宗教
    Albert Einstein(爱因斯坦):证明时空是相对的,提出光量子假说,促建第一颗原子弹(当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人类纪元的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思想家”评选,汇集全球一个月投票结果:马克思居第一,爱因斯坦第二。在路透社评选千年风云人物的活动中,马克思以一分之差名列第二,名列第一的是爱因斯坦。)
    Niels Bohr:建立原子理论,量子力学哥本哈根学派宗师
    Kurt Goedel:证明公理系统的不完备性定理,指出人类理性的极限
    Karl Marx(卡尔.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奠基人(当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人类纪元的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思想家”评选,汇集全球一个月投票结果:马克思居第一,爱因斯坦第二。在路透社评选千年风云人物的活动中,马克思以一分之差名列第二,名列第一的是爱因斯坦。) 

    John von Neumann:建立可编程计算机构架,建立量子力学的严格数学基础
    Georg Cantor:现代集合论和罗辑学之父,建立无穷数理论
    von Karmen:创立现代空气动力学,建立航空航天器的理论基础
    Alan Turing:建立密码理论,提出通用计算机模型
    Henry Kissinger:建立全球外交学说,提出避免战争理论,为自由阵营赢得冷战
    Emmy Nother:证明一般对称性原理,20世纪唯一享有历史名声的女性数学家
    Karl Popper:科学哲学大师
    Grisha Perelman:提出微分拓扑新方法,解决庞加莱猜想
    David Baltimore:细胞生物学大师,建立肿瘤病毒与遗传物质的关系
    Aron Klug: 建立X光确定生物大分子结构实验基础
    Lev Landau:全能型物理学家,苏联物理学霸主
    Milton Friedman(密尔顿.佛里德曼):价格理论,金融理论大师
    Richard Feynman:创立量子电动力学,发明费曼图技术
    Murray Gell-Mann:建立核子夸克模型,奠定亚核物质结构理论
    Paul Samuelson(鲍尔.萨缪尔森):分析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宗师,首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Claude Cohen-Tannoudji:发明激光致冷,奠定分子激光技术
    Stanley Cohen:实验胚胎学大师,生长因子发现者
    Harold Kroto:足球形分子C60发现者,开创纳米时代
    ….
     
    犹太民族诺贝尔奖得主名单(不全):

    Albert Einstein -- The most famous and influential scientist of all time
    Paul Ehrlich -- Nobel prize for descovering a treatment for syphilis.
    Richard Feynman -- 'The greatest scientific mind since World War II '
    Roald Hoffmann -- Nobel prize winner in Chemistry: field of electronic 
    structures
    Lev Landau -- Soviet physicist,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62
    Aaron Klug -- Nobel prize winner in Chemistry, for work on X-ray analysis of  biomolecules
    Rita Levi-Montalcini -- winner of the Nobel Prize for her work on Nerve 
    Growth factor (with Stanley Cohen)
    Elie Wiesel -- Jewish author: 'Night', winner of the Nobel Prize for Peace
    Niels Bohr -- Nobel prize-winning Physicist: atomic structure
    Milton Friedman -- Recipient of the Nobel Memorial Prize in Economics
    Yitzhak Rabin -- Prime Minister of Israel - Worker for Peace' Chief of Staff  in Six Day War
    Franco Modigliani -- Italian-born economist, 1985 Nobel Laureate in 
    Economics: sav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
    Isaac Bashevis Singer -- Author, Nobel Prize-winner for Literature
    Nadine Gordimer -- South African novelist, Nobel prize-winner in Literature
    Martin Perl -- Nobel prize winner in Physics: discoverer of the Tau Lepton
    Shimon Peres -- Israel's Labor party leader
    Arno Penzias -- Nobel prize winner in Physics, studied interstellar isotopes
    Elie Metchnikoff -- Nobel prize winner in Medicine, studied immunity in 
    infectious disease.
    Henri Bergson -- Author/Philosopher,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Albert Michelson -- Nobel Prize for Physics 1907
    Hans Bethe -- Nobel Prize in Physics in 1967
    Selman Waksman -- Microbiologist, 1952 Nobel Prize winner in physiology and medicine
    Shmuel Yosef Agnon -- Israeli writer, winner of the 1966 Nobel Prize: 'The Bridal Canopy'; `A Guest for the Night'
    John Harsanyi -- Winner of the Nobel prize in Economics: studied utilitarian ethics
    Joseph Brodsky -- Nobel Prize winner in literature, most famous modern poet
    David Baltimore --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and Medicine
    Isaac Bashevis Singer -- 1978 Nobel Laureate in Literature: 'Enemies : A Love Story', 'The Golem', 'Meshugah'
    Paul Samuelson -- Nobel Prize in Economics (first ever)
    Baruch Blumberg -- Nobel prize winner in Medicine: field of epidemiology
    Claude Cohen-Tannoudji -- Nobel prize winner in Physics, developed 
    laser-cooling technology
    Bernard Katz -- Nobel prize winner in Medicine, studied neuromuscular 
    transmission
    Stanley Cohen -- Nobel prize winner in Medicine, for work in experimental embryology
    Elias Canetti -- Bulgarian born essayist and novelist who was awarded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in 1981
     Fritz Haber -- winner of the Nobel Prize of Chemistry in 1918, for the 
    synthesis of ammonia from its elements
    Tadeus Reichstein -- Nobel Prize for Medicine 1950
    George WALD -- Nobel Price in Medicine for work contributing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vision.
    Cesar Milstein -- Nobel prize winner in Medicine: field of immunology
    Hermann Muller -- Nobel prize winner in Medicine: for work on biological effects of radiation
    Stanley Prusiner -- Nobel prize winner in Medicine: for the discovery of 
    Prions, infectious proteins
    Saul Bellow -- Canadian born novelist and Nobel Prize winner for lietature
    Howard Temin -- 1975 Nobel Prize in Medicine
    Joseph Goldstein -- Nobel prize in Medicine
    Joshua Lederberg -- Nobel prize winner in Medicine, discovered viral 
    transduction
    David Lee -- Nobel prize winner in Physics: for work on superfluidity
    Jack Steinberger -- Nobel Prize winner in Physics, 1988
    Georges Charpak -- won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92 for his particle 
    detector
    Isidor Rabi -- Nobel prize in physics in 1944
    Paul Johann Ludwig Heyse -- Nobel prize winner in Literature, 1830-1914
    John Harsanyi -- Winner of the Nobel prize in Economics: studied utilitarian ethics
    Herbert Simon -- Nobel prize winner in Economics: for work on 
    decision-making
    Nelly Sachs -- Poet, winner of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Andrew Schally -- Nobel prize winner in Medicine: field of endocrinology
    Leon Lederman -- Nobel prize winner in Physics, 1988
    Herbert Brown -- Nobel prize winner in Chemistry: for his work in the 
    borane-organoborane area
    Harold Kroto -- Nobel prize-winner in Chemistry, discoverer of C60
    Reinhard Selten -- Nobel prize winner in Economics: for work on 'game 
    equilibrium models'
    Douglas Osheroff -- Nobel prize winner in Physics, for work in superfluidity
    Daniel Nathans -- Nobel prize in Medicine: for restriction analysis of 
    Simian Virus 40 DNA
    Jack Steinberger -- Particle Physicist, winner of the Nobel Prize
    Simon Kuznets -- Nobel prize winner in Economics
    Murray Gell-Mann --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69. Introduced 'quarks'.
     
    犹太民族大哲学家,Fields 奖和Wolf 奖得主(不全):
     
    Benoit mandelbrot -- the most influential person in the history of fractals
    Ayn Rand -- author of 'Atlas Shrugged,' 'The Fountainhead'; philosopher: 
    Objectivism
    Ludwig Wittgenstein -- Philosopher, concerned with moral and philosophical perfection
    John von Neumann -- Award winning mathematical genius
    Baruch Spinoza -- Philosopher, 1632-1677, author of 'Ethics'
    Karl Popper -- generally regarded as one of the greatest philosophers of 
    science of the 20th century.
    Paul Erdos -- Itinerant genius and mathematician
    Georg Cantor -- Father of set theory and modern logic
    Paul Samuelson -- Nobel Prize in Economics (first ever)
    Levi ben Gershon -- (Gersonides, 1288?1344) mathematician, astronomer and philosopher.
    Theodor Adorno -- the principal exponent of the marxist 'Frankfurt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s
    John Kemeny -- Mathematician/Philosopher, co-inventor of the 'basic' 
    computer language
    Isaiah Berlin -- Philosopher and Historian of Ideas, Political Theorist, 
    1909 - 1997
    David Ricardo -- one of the fathers of modern economic theory-founded 
    'classical school' of economics
    Emmy Noether -- Mathematician studying abstract algebra
    Walter Benjamin --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cultural theorists in the 
    Marxist tradition
    Edmund Husserl -- Mathematician and Philosopher: 'referential consciousness'
    Jacques Derrida -- Controversial founder of deconstructionism
    Tullio Levi-Civita -- Mathematician, physicist: absolute differential 
    calculus in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Philo Judaeus -- famous Jewish-Hellenistic philosopher-greatest Jewish 
    philosopher of his age
    Reinhard Selten -- Nobel prize winner in Economics: for work on 'game 
    equilibrium models'
    Franz Rosenzweig -- German-Jewish philosopher: 'The Star of Redemption', 1886-1929
    Dr. Isaac Hays -- The Jewish Architect of the AMA's First Code of Ethic
    Laurent Schwartz -- Fields Medal winner for theory of distributions
     
    这些都是事实:
     
    犹太人是世界上最理性的民族。
    犹太人是综合智慧最高的民族。
    犹太人是美国(西方世界)的董事长(所以对美国和西方世界在中东冲突中站在以色列一边不要感到奇怪)。 

    世界上没有犹太人,会少很多奇迹,也会少很多灾难。
    全球各地犹太人口占总人口不到 0.3 %,但是犹太裔诺贝尔奖得主比例:11.6%; 犹太裔Fields/Wolf得主比例:17.3%!
    世界上的华裔占21%,两奖比例分别为0.9%和2%!
    世界上的印裔占17%,两奖比例分别为1.2%和0.2%!


  • 游客于2006-8-6 7:59:03发表评论说:  中东的犹太人
         利比亚:1945年11月,在残酷的反犹骚乱中有100多名犹太人被杀;1951年切断利比亚犹太人与海外的所有联系;1963年犹太裔利比亚公民的选举权被剥夺;1970年卡扎菲宣布没收所有犹太人财产,不给予任何赔偿。
      犹太人口:1948年38000人,1975年29人。
      
      突尼斯:1957年废除犹太拉比法庭;1958年解散犹太人社团会议;1964年严格限制犹太人经济活动;1967年爆发反犹太骚乱。
      犹太人口:1948年11万人,1975年2000人。
      
      也门:1905年禁止犹太人房屋高于穆斯林;1920年后犹太人被撵出纺织和肥皂业;1922年规定所有犹太孤儿必须归依伊斯兰教;1947年反犹太暴乱杀死82名犹太人,捣毁106家犹太人商店、220座犹太人住宅和4座犹太教堂;1948年谣传犹太人用穆斯林儿童作祭祀品,爆发反犹太骚乱。
      犹太人口:1948年8000,1975年0。
      
      摩洛哥:1903、1907年的反犹太暴乱中上百名犹太人被杀;1952年剥夺犹太人财产;1958年在政府任职的犹太人被全部开除;1960年犹太人学校被关闭;1965年出版了20世纪初沙皇俄国暗探局捏造的《犹太人贤士议定书》。
      犹太人口:1948年28.5万,1975年2万。
      
      伊拉克:1935年犹太人被政府部门剔除,犹太人旅行受到限制;1936年禁止犹太人学校教授希伯莱语;1937、1941、1946年爆发多次反犹太人暴乱;1947年政府所办的学校禁止犹太儿童入学;1948年犹太复国主义被宣布为犯罪,许多伊拉克犹太人领袖和富翁因此项罪名(大多是凭空捏造的)被绞死,财产被没收;1950年没收所有犹太人财产,并冻结其存款;1958年犹太人社区被取消,其所有财产、医院、学校被没收;1968年禁止犹太人每月获得超过100第纳尔的收入。此后以“间谍”罪名处决了国内剩余犹太人的1/4以上。
      犹太人口:1948年13.5万人,1975年400人。
      
      叙利亚:1945年砸毁犹太人教堂;1947、1948年爆发反犹太骚乱;1949年解散犹太人社区会议;1967年颁布各种反犹太法律:犹太人移民权被取消;犹太人活动范围不能超过居住地3公里;犹太人身份证上印有红色“犹太人”字样;犹太人在晚10点后禁止外出;犹太人只许接受6年的小学教育;犹太人房屋用红色刷上标记;禁止犹太人担任公职,包括研究机构和银行;政府工作人员和军事人员不得在犹太商店购物;外国人不得擅自访问犹太社区;禁止犹太人拥有收音机和电话;犹太人家中不得安装电话;去世犹太人的财产由政府没收,其继承人只有付款后才能接收,如继承人无力付款,则该财产交给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使用;只有大马士革的两所犹太人学校可以招收学生,校长和教师必须是穆斯林。
      犹太人口:1948年3万,1975年4000。
      
      埃及: 1945年11月2日全境发生反犹太骚乱,商店和犹太教堂遭捣毁;1948年逮捕2000多名犹太人并没收其财产,开罗等地犹太人社区遭到袭击;1956 年驱逐数千名犹太人,他们离境时只许携带一个手提箱;1957年犹太人被剥夺公民权;1960年犹太社区会堂、学校、医院、敬老院、孤儿院被关闭,财产被没收;1967年所有担任公职的犹太人被全部解雇,500多名犹太人领袖遭到逮捕。
      犹太人口:1948年7.5万,1975年350。
     



  • 版权所有:犹太网 2004-2008 www.jew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Je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