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乔国强
2005年4月6日,美国犹太作家,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贝娄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布鲁克林的家中去世。再过两个月零五天就是他90岁的寿辰,他未等到这个日子,就匆匆地与读者告别了。他的去世,给美国文学界、知识界带来巨大震动。人们纷纷发表纪念和哀悼文章,对他为美国文学所做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美国著名的犹太作家菲利普·
罗斯,在贝娄去世前一天这样说:“20世纪的美国文学是由两位小说家支撑的———威廉·福克纳和索尔·贝娄。”美国有线新闻因特网也为此发了专稿,称贝娄“主宰了战后20世纪美国文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犹太小说家。他们的崛起,几近形成了有其深刻文化背景的文学运动。索尔·贝娄无疑是这场运动的中坚人物。他的父母原是俄国犹太人,1913年,为了摆脱沙俄政府对犹太人的迫害,从俄国圣彼得堡移居到了加拿大的蒙特利尔。贝娄在父母到达加拿大两年后出生。9岁那年,他又跟随父亲迁移到了美国的芝加哥。芝加哥繁华,但父亲的“美国梦”还是很快就破灭了。一家人辛勤劳作,但由于美国的经济尚未从一战中完全复苏,加之社会上对犹太移民存有的歧视和偏见,全家人只能在贫民区找到栖息之地,还不时要靠亲朋好友的接济才能勉强度日。这位在贫民区长大的移民的孩子,从童年时代起便对犹太人、特别是犹太移民所遭遇到的种种苦难有着深刻体验。所以,当贝娄在艰难中顽强地读完中学、大学,并最终成长为一名作家后,面对游离于美国主流社会之外的犹太移民的生存境遇,他总是有话要说。
1941年,贝娄在《党派评论》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个短篇小说《两个早晨的独白》之后,其创作势头蒸蒸日上,成为迄今为止唯一一位3次获得国家图书奖的美国犹太作家。贝娄是一位勤奋、多产的作家,一生共创作了19部作品,其中13部为长篇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赫佐格》不仅在1964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而且还在翌年荣获了国际文学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美国作家。1976年,贝娄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瑞典皇家科学院在颁奖词中对他的创作予以充分肯定,认为随着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晃来晃去的人》的问世,美国的叙事艺术开始摆脱了僵硬、雄浑的气息,预示着某种与众不同的创作风格的到来。不过,耐人寻味的是,贝娄在答谢演说中对自己的创作风格几乎未置一词,相反对当下的社会、文学以及作家面对诸如此类问题所遭遇的尴尬等话题发表了大量的看法。
从贝娄“顾左右而言他”的发言中不难看出,他其实一直遭受着民族身份的困扰。从4岁开始,他便在家庭的影响下开始学习希伯来语和犹太经典,对自己民族传统有着深刻的认同感。但是犹太移民如果想在美国社会中生存,就必须信奉与本民族传统相悖的所谓“美国生活方式”。正如他在《晃来晃去的人》一书中所表达的主题:犹太人既不愿放弃自己的传统宗教,但又无法抵御“美国生活方式”的诱惑。在两者间“晃来晃去”的结果,最终使自己变成一个惶惶不可终日的丧失“身份”的人。这一矛盾即便在贝娄的生活和工作中也能凸显出来。他曾公开声明不愿意被称为美国犹太作家或犹太裔美国作家,也就是说贝娄反感在作家称呼中加上“犹太”这一限定词。有批评家认为,包括贝娄在内的许多美国犹太作家都不喜欢这个称谓,其原因是这一称谓本身“含有一种贫穷、无知和地方主义等意思”。贝娄不愿被称为美国犹太作家的真实原因已无法猜测了,但从中我们不难体会到犹太作家比美国本土作家要承受更多来自于社会、心理方面的压力,或者更确切地说,犹太人的整部历史让他学会了如何避免麻烦、躲避灾难。
当然,贝娄不愿被人称为美国犹太作家并不意味着他在有意识地回避其犹太性,相反,在作品中,他总是念念不忘表现自己的犹太性。在贝娄所创作的13部长篇小说中,除了《雨王汉德森》外,其余的12部长篇小说都直接或间接地描写了美国犹太人,特别是犹太知识分子的生存状况和精神危机。从他的第一部小说《晃来晃去的人》,到绝笔之作《拉维尔斯坦》,无论是在人物描绘,还是在场景设置、语言运用上都无不流露出深厚的犹太文化底蕴。
索尔·贝娄走了,留给我们的是一批丰富的文学瑰宝。美国20世纪战后文学因贝娄而引人注目,美国犹太民族因贝娄而骄傲。贝娄的作品是世界文学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对人类的理解和对当代文化的细腻分析”将成为认识人类和社会的重要参照,也将永远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
(编辑:点儿)
相关链接 |
2005-04-21 11:05:07 2005-04-20 10:53:06 2005-04-20 10:19:49 2005-04-19 19:21:50 2005-04-19 12:55:23 2005-04-15 17:42:20 2005-04-15 17:32:03 2005-04-15 17:22:07 2005-04-11 10:46:48 2005-04-11 10:36:28 2005-04-08 14:36:26 2005-04-07 14:29:17 2005-04-07 14:25:26 2005-04-07 11:14:55 |
|